利用有利资源培养
谁也不是天生就具备关键用户的能力和素质,一个成功的关键用户,需要关键用户自身、用户方和顾问方三方共同来打造。
关键用户作为用户方的业务骨干人员,对本单位的人事业务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其对ERP系统的理解会比较容易,还能向实施顾问传递其所负责领域的关键需求,那么,加上关键用户努力熟悉ERP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与操作,加强与顾问方的沟通,其基本功能均能实现。
作为关键用户所在的用户方,既然经过考察和论证,已经选定合理的人员来充当关键用户,作为领导,就应该予以关键用户充分信任和授权,在单位内部创造有利于关键用户开展工作的条件,培养好这个顶梁柱。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但凡系统建得好、用得好的单位,都一定离不开单位主管领导的支持与协调。因为这样一来,关键用户的工作得到了上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实施的阻力减小了,关键用户调动其掌握的资源和能力,带动所有的最终用户,共同顺利实现了系统上线,目前系统运行非常平稳。
在顾问这一层面,不光要为客户方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还应该集合所有智慧和经验,竭力将系统建设与运维相关的知识转移给关键用户,关键用户掌握的系统知识与技能越多,越有利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通过与各单位关键用户的长期沟通与合作,笔者有一点很重要的心得,就是关键用户不仅仅是系统的用户,更是一起工作的伙伴和搭档。在技术层面,关键用户向实施顾问传递其单位的各种需求,实施顾问与其一起讨论和验证这些需求在系统中的可行性。在这反反复复的推敲过程中,合理的业务需求在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即使有部分需求系统暂时无法实现的,也作为着力解决的重要对象,定期与用户沟通与反馈;不合理的需求则被否决。在项目管理层面,关键用户是实施顾问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领导与企业高层之间的桥梁。例如,实施顾问与企业高层领导很难有机会接触,却有许多信息需要与之沟通并得到反馈,这就需要关键用户从中帮助,尽管可能会遇到各种现实情况的阻碍,但是他的工作成效很可能就直接决定了系统在其单位的建设和使用程度。因此,实施顾问应该时时换位思考,尽量理解关键用户工作的难处,力求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键用户对系统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并将关键用户提出的对系统建设和应用有建设性的意见向上反映。
合理使用关键用户
合理地使用关键用户不是指滥用关键用户。为了ERP系统的成功上线,几乎所有单位的关键用户都有过废寝忘食甚至通宵的加班经历。除了极少数专职人员,大多数关键用户基本上都身兼数职,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的业务工作。事无巨细所有的项目工作都压给关键用户会导致其对项目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消极怠工,如果抓住关键用户的特长与特点,项目工作就会顺利得多。
比如说,充分利用关键用户培训最终用户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沟通上不存在障碍。关键用户比实施顾问更了解和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对系统尤其是客户化的操作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培训时,表达更确切。同样一个流程或者操作,最终用户一般更能接受关键用户的讲法。另外,实施顾问的语言往往带有较多的术语,技术性较强,关键用户在培训最终用户时,培训效果要比实施顾问好得多。
另外,关键用户更善于组织和协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顾问属于单位的外部人员,其威慑力或者面子往往不够大,对客户方高层领导和最终用户的一些建议与要求往往流于形式。相比来自于顾问的信息,最终用户对来自于关键用户的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而且,在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与直接询问顾问相比,最终用户在询问关键用户前,往往会用更多时间先思考一下。
留住并激励关键用户
所谓“养人容易留人难”,关键用户培养好了,人也走了,这是很多单位正在或将要面临这难以启齿的尴尬。关键用户是本单位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支柱力量,一旦流失,既造成了项目资源的浪费、实施顾问的重复工作,又形成了本单位的岗位缺口。不可否认,在中石油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在对关键用户的保留和激励上,会有诸多限制和约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放任关键用户流失,下面是笔者认为可行性较强的一些措施。
1.帮助关键用户作好职业生涯规则。关键用户在进入项目团队后,接收了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承担了比业务工作更多的责任与工作量。单位领导和实施顾问帮助关键用户设计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更好的职位发展空间,可以避免关键用户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项目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便于其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项目实施少走弯路。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关键用户自身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关键用户能亲身体会到这项工作给他带来的切实利益,也就激发了其对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兴趣和动力。想让马干活,就得让马吃草,不光眼前要给草吃,还要让马看到前方有一大片草地,这样,马干活才会有奔头。
2.充分授权、充分信任。既然关键用户的人选已定,那么,不管是关键用户所在的单位,还是项目实施顾问,都应该相信这个关键用户拥有足够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来担此重任,应该给予足够其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和各种资源,让关键用户有展现自身工作特点和能力的空间,给他提供创造个人成就感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优秀的关键用户得到了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也就更能真正认同系统建设的目标。所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若是事无巨细关键用户都要向单位领导、项目组申请、汇报、审批,缩手缩脚不敢作为,那么耽误的不仅是项目实施进度,还有关键用户的自信心、积极性,归根结底是其所在单位的系统建设和应用程度。在中石油国企管理体制下,部分单位层级森严,但凡一点事情,关键用户都要向主管领导请示,主管领导再向高层领导请示。单位内部沟通层级过多,其反馈速度快则一周,慢则几个月,关键用户和顾问方都很无奈。一位关键用户说,现实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风格已经执行了十几年,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作为关键用户,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把所有情况上报给领导,等待领导批复,再反馈给顾问和项目组,其它的他无能为力。
3.建立和执行激励体制。一说激励,大家都容易把激励关键用户的方法集中在薪酬福利等经济手段上。诚然,物质奖励的效果最为立竿见影,然而,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是,在中石油薪酬体系下,加薪是有限度且受控制的。另外,只靠加薪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以下一些非薪酬激励的方式对关键用户也有意想不到的成效。例如将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作为关键用户的考核指标,优则赏,差则罚。为了让激励效果更好,一些负激励的作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多数单位都采用了这个办法,项目网站上对各单位的系统使用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在此之列的单位的关键用户会因此受到领导的批评,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很有成效。不过,赏永远比罚更有激励性,也更能在关键用户身上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特别非物质性的奖励能给关键用户带来精神上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其效果比物质激励更能满足关键用户的心理。
笔者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同单位的关键用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需求,不管是其所在的单位还是实施顾问,都应该区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用户的不同需要,因人激励。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键用户是项目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笔人力资源,只有严格控制和降低关键用户的流失率,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和措施来留住和激励关键用户,真正用好这笔宝贵的稀缺资源,ERP系统或者其他的IT系统才能真正建得好、用得好!
- 相关阅读:
- ·体验为王是企业移动化应用成功的关键
//cio.zol.com.cn/450/4505383.html - ·企业移动信息化CIO不能忽视的三个关键点
//cio.zol.com.cn/449/4498136.html - ·移动 云 社交改变企业模式 传统ERP死期将近
//cio.zol.com.cn/444/4444805.html - ·探究企业信息化中IT项目失败的原因
//cio.zol.com.cn/442/4425053.html - ·供电企业ERP 财务管理系统的几点思考
//cio.zol.com.cn/439/4397903.html
- 第2页:如何去留住ERP项目的关键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