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企业信息化 > 解决方案 > 北京工业促进局徐静: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北京工业促进局徐静: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褚士玮 【原创】 2009年06月29日 11:28 评论

 

    时间:2009年6月26日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在北京的丽亭华苑召开了“四万亿”下的政企信息化变革——2009北京IT用户年会暨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会前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徐静女士,请她来接受我们简单的采访。

  徐女士,请您简单的介绍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信息中心主要的职能?

  徐静:我们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信息中心08年之前是这个名字,现在是工业促进局和商业企业局和信息办从国家的角度已经重组了,重组了之后就变成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我们单位的职责是第一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整个信息化的应用服务为所有的IT企业服务;第二,推进北京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工业和信息化更好的融合,对企业才能更有效。这两项是我们主要的工作。

  记者:您讲到了我们职责的是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在今年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很多不明朗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信息中心在指导下属企业IT投入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徐静:今年国际形势不好,金融危机,很多专家和经济学家都经过了评估,这种经济危机的形势不会很短,这种情况下企业面对这种形势还要生存,有很多的企业还应该在大的形势下继续顽强的生产自己的产品,推进自己的产品。这些企业这样做的做法主要还是为了企业在这种环境下一定要生存。

  在工业信息局信息推进的角度,我们觉得企业在大的环境下先确定自己现在的产品是不是有市场,很好的介绍自己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这样的发展。企业确定好自己发展方向之后,再定位我们的人员、IT培训和企业的业务。

  因为今年四万亿的政府投入,北京市也有相关的配套政策。相关的配套政策其中有帮扶企业等等,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北京市的政策统一配套,帮助企业消化政府的政策。从政府的角度,我们企业要得到政府的关心和非常有实际价值意义的帮扶,这样企业从自身在介入政府的政策,排除我们的困难,更好的经营好企业有很大的优势。

  企业的信息化还要靠企业自己,企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企业的问题是什么?是产品设计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还是整个的链条的松散型没有整合成全套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件事要放松,不要因为经济危机,大形势不好我们什么钱都省下来了。这不是非常有利的。今年再看北京市的企业,很多的企业都很有头脑的,比如说李宁、雪莲,很多企业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找自己的薄弱点,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攻这些薄弱点。进一步的使企业少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一些企业现在有新的气象,新的高度的认识。

  记者:信息化也是加速企业在危机环境下自我提升,自我生存很好的手段。虽然是危机,近两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重视力度也越来越大了,节能环保也成为IT的一个主要的目标,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怎样和国家对于环保越来越重视的方向相匹配的,相结合的?

  徐静:北京的企业对这方面的认识已经提高了。近一段时间做节能减排的管理,不管是检查还是具体的企业的提出要求也好,三高的所有企业都退出,这是基本都完成的了。按照这样的方式,北京企业已经没有质疑了,认可到今后在北京做企业一定要高技术含量、一定要符合环保。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肯定被处决。所以这样的企业应该在自己的今后定位上注重,北京的建设环境和发展方向不允许这些企业长期存在。所以节能减排的经营权很多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但是成本和利润的问题,企业有一个高度期和最后的完成调整期,很多东西会提高成本。所以会逐渐的解决好。

  记者:感谢徐女士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2009北京IT用户年会。

查看本文作者 褚士玮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访谈 SaaS CIO职场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LED照明  云计算  无线路由器  
视觉焦点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OA办公自动化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