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l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络操作系统如Novell NetWare与Linux、安全身份管理工具及应用集成与合作方案的美国高科技企业。Novell与WordPerfect帮助犹他山谷形成专注于高科技软件开发区域。今天该地区很多小公司的雇员都曾为Novell工作。曾经,Novell公司成为世界上排名第22大的软件公司。
Novell的历史背景
1979年Novell公司以"Novell Data Systems Inc."之字于犹他州普若佛创立,当时为一家生产基于CP/M系统的硬件制造商。由乔治·坎诺瓦(George Canova)、达林·菲尔德(Darin Field)与杰克·戴维斯(Jack Davis)合作创办。维特·维普莱特(Victor V. Vurpillat)促成与Safeguard Scientifics, Inc.董事长彼特·莫佘(Pete Musser)提供种子賌金的交易。该公司最初进展不是太好,而戴维斯与坎诺瓦离开了该公司。
该公司名字"Novell"由乔治·坎诺瓦的妻子所提议,她错误认为"Novell"为法语中"新"的意思(事实上"新"的法语为"nouvelle")。
Novell的成名作——NetWare
1983年1月该公司的名字缩短为"Novell Inc.",而雷蒙·诺尔达(Raymond Noorda)成为该公司的领导人。同样在1983年该公司引进其最重要的产品,多平台网络操作系统Novell NetWare。
提到Novell公司的发展历史,就不能不提到鼎鼎大名的NetWare。
Novell将它的网络传输协议基于XNS,并从IDP及SPP中创建自己的标准,名为I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与S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文件与打印服务通过IPX运行NetWare Core Protocol(NCP),IPX同时包括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与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 (SAP)。 NetWare使用Novell DOS(前身为DR-DOS)作为开机加载器。Novell DOS类似MS-DOS与IBM PC-DOS,但不需要额外的DOS许可证;这于1991年收购Digital Research中获得。
Novell于整个80年代都非常成功,侵略性地按成本销售昂贵的以太网卡来增加初期市场;90年代Novell几乎在任何需要网络的公司的网络操作系统中形成垄断位置。
Novell以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开始在其顶级NetWare作业平台上取得及建设服务。那些服务扩展了NetWare在某些产品上的能力如SAA用NetWare、Novell多协议路由器、GroupWise与BorderManager。
NetWare之外的Novell公司
不过Novell不明智地从事多种经营,离开小型用户并以大型企业作为目标,投资不足的研究及不改进产品的管理工具(暂时的可取之处为他们的产品典型都需一点"调整"--他们仅仅可以启动)。
1993年该公司自AT&T收购Unix System Laboratories,让他们有权利使用Unix操作系统,明显企图打击微软。1994年Novell买下WordPerfect以及Borland的Quattro Pro产品。那么收购不能持久:1995年Novell分派部份他们的Unix业务到Santa Cruz Operation(直至现在Novell与Santa Cruz的股权继承人The SCO Group仍在争论资产的分配范围,参考SCO v. Novell),1996年WordPerfect与Quattro Pro一同卖给Corel。DR亦于1996年卖给Caldera Systems。
Novell在面对新竞争中表现不济,1994年Noorda被迫下台,数个像临时雇员一样不起作用的CEO也跟随他的步伐下台。该时期Novell的唯一革新为Novell Directory Services (NDS),现在称为eDirectory,与NetWare v4.0一起引入。eDirectory取代了NetWare v3.x与更早版本所使用的旧Bindery服务器与用户管理工具技术。
Novell不断被微软剥夺市场
1996年Novell公司在拥有互联网能力的产品上开始一个太迟的行动,放弃依赖专有的"IPX协议"而改为支持TCP/IP。
1997年艾瑞克·史格米德(Eric Schmidt)成为CEO时加快了这个行动。结果为1998年10月发布的"NetWare v5.0",影响及建设eDirectory,并引进新功能如"Novell Cluster Services"(NCS,用以取代SFT-III)与"Novell Storage Services"(NSS),取代NetWare早期版本使用的"Traditional/FAT"文件系统。
当NetWare v5.0引入本地的支持TCP/IP到NOS,IPX仍然受到支持,容许平穏的过度不同环境与避免竞争环境下经常需要的"铲车升级"。同样地Traditional/FAT文件系统保留为一个可选择的支持文件系统。
Novell可能也没有想到未来还能够与微软合作
不过现在Novell己用尽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并不断被微软剥夺市场,微软直接销售访问公司数据中心的权限到公司主管而不用经过技术人员。减退的收入令该公司在网络服务与平台的交互性更加努力。如eDirectory与GroupWise等皆为多平台。
Novell的重大收购——SUSE2001年7月Novell收购顾问公司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以扩展提供的服务。Novell感到有能力提供解决方案(结合软件与服务)是满足顾客要求的关键。这个改变受到来自公司软件开发文化以及建议反对合拼金融组织的强烈反对。CTP的CEO杰克·麦斯曼(Jack Messman)从开始时以他Novell理事会成员的地位策划合并。很快地他亦成为Novell 的CEO。
2002年7月Novell收购"SilverStream Software",一家看重网络服务应用开发的领导公司,但在市场中落后。名为"Novell exteNd"的业务领域包括了XML与基于J2EE的网络服务。
2003年8月Novell收购了Ximian,一家Linux开放原代码应用程序的开发公司。(Evolution、Red Carpet与Mono)。这次收购表明了Novell计划转移其集体产品套装到Linux核心。
2003年11月Novell收购SUSE,一个领导Linux发行包的开发者,导致主要的力量转移到Linux发行包。IBM亦开始发行Linux包,并投资$5000万以表示对收购SUSE的支持。Novell继续以SUSE Linux为基础发展其商业产品。SUSE Linux 10.1以开放源代码版本(OSS Edition)提供,可自由下载的同时并非有限制的评估产品。亦有提供包括正式支持的盒装零售版本。
2003年夏季Novell发表了"Novell eNterprise Linux Services"(NNLS),将一些传统 NetWare的相关服务移植到结合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SLES)第8版。
2004年11月Novell发表基于Linux的企业桌面Novell Linux Desktop v9。这产品基于Ximian Desktop与SUSE Linux Professional 9.1。这为Novell次尝试进入企业桌面市场。
NetWare的继任产品Open Enterprise Server于2005年3月发表。OES提供所有之前NetWare v6.5主持的服务,并增加了 选择使用NetWare v6.5或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v9核心任一个传送那些服务。这次发表瞄准说服NetWare用户转移到Linux。
2003-2005年Novell发表转型产品
2003年至2005年Novell发表一个横越其业务量的转折产品,目的为阻止市场份额的下跌以及离开其他附属Novell的产品,但开始并不如Novell预期那么成功。为了尽力减低损失Novell在2005年后期进行一轮临时解雇。同时其Linux业务的收入不断增加,成长不够快以容纳NetWare损失的收入。这意味着公司的收入不是急速下跌,也不成长。缺乏清晰的方向与不适当的管理意味Novell完成改组需要比预期更多时间。
2006年6月首席首席执行官Jack Messman与财务长Joseph Tibbetts被解雇, Novell的总裁与首席首席运营官Ronald Hovsepian被任命为首席首席执行官,而财务副总裁与公司主计员Dana Russell被任命为过渡的CFO。
2006年Novell出售其顾问子公司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名义上集中其四个核心产品业务量--平台服务、安全识别管理、资源管理与工作组方案。2006年4月它收购了e-Security, Inc.,一家领导安全消息与事件管理(SIEM)空间的提供者。
2006年8月Novell发表SUSE Linux Enterprise 10(SLE 10)系列产品。SUSE Linux Enterprise服务器是第一个提供基于Xen监管程序虚拟化的企业级Linux服务器。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提拱一个新的用家友善的GUI与基于XGL的3D显示能力。SLE 10的发表使用短句"Your Linux is Ready"(您的Linux已经准备好了)用作市场销售,意为传达Novell提供的Linux已为企业准备好。2006年9月后期Novell宣布一个基于Concurrent Computer Corporation技术的实时版SLES名为SUSE Linux Enterprise Real Time(SLERT)。
Novell未来的成长主要取决于SLE 10产品在市场的成功与否。
Novell转型云计算提供商
继2006年耗资7200万美元收购了安全信息管理和监督软件的制造商e-Security公司之后,2007年,Novell又收购了终端安全管理强势公司Senforce Technologies,从而成为专注于整个企业安全与规范活动管理的先驱。
在业务流程服务管理领域,Novell也是出手大方。2008年将Managed Objects收至旗下,此次收购使得Novell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得到扩展。此时,Novell已经能够帮助企业针对日常的业务流程详细规划IT系统的性能。
2008年初PlateSpin的加入,恐怕是Novell进军虚拟化、布局绿色数据中心的一步最重要的举措。PlateSpin是业界提供用于企业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的佼佼者。加之于Novell之前力推的Xen虚拟化技术,在虚拟化领域Novell的发言权已不容忽视。
2009年,Novell收购法规遵循与特殊权限用户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Fortefi技术资产。同时,Novell也收购ActivIdentity单一登入(single sign-on)解决方案SecureLogin永久原始码授权。两项协议可结合身份认证、存取、以及安全管理技术巩固Novell地位,还能协助客户在遵循产业法规之同时亦可降低成本、复杂度和相关风险。
同时,2009年,Novell发布SUSE Linux Enterprise 11平台,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提供高性价比的关键任务计算,包括物理环境、虚拟环境、设备和云部署等各个领域。业内人士指出,SUSE Linux Enterprise 11的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其代表着第三代Linux时代的来临。
2010年,Novell公司正式从操作系统提供商转型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0年9月7日, 在VMworld 2010大会上,Novell和VMware宣布将全面推出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for VMware,双方合作协议的设计目的是为降低IT复杂性、加速客户向全面虚拟化数据中心演进的步伐。因此,也有业界人士提出,VMware有可能收购Novell的说法。
Novell与微软的合作
微软和网威于2006年11月2日达成协议,允许开放源代码软件Linux与微软的Windows软件协同作业。内部著名的源代码程序员杰洛米·艾力森(Jeremy Allison)也随即请辞,投向google的怀抱。
在多年来试图挤垮开放原始代码的竞争对手未果后,微软表示,将向网威提供技术和相关支持,让Linux与视窗软件协同作业,合约中规定微软负责销售35万份Novell的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并不控告Suse的用户侵犯专利。
艾力森认为就算在技术上符合Samba和Linux的GPL,仍有违所有用户权利均等的开放源代码原则。(GPL程序的演绎作品也要在GPL之下,Suse Linux是GPL之下的软件,微软此举违反了GPL的原则。)
两家公司的协议主要涉及三个技术领域:允许Linux和视窗能在装有对方操作系统的机器上运行的虚拟化技术;为使用同时包括Linux和视窗的混合产品的客户提供网络服务;以及允许用户共享文件的兼容文件格式。
2006年,微软曾支付2.4亿美元,并达成一套关于商业和技术的协议,两家公司携手合作,为企业客户提供Linux和Windows服务器。
2008年,微软支付Novell公司1亿美元费用,与Novell公司达成5年的协议,成为合作伙伴。两家公司的协议一直到2012年1月1日正式终止。
2010年3月,业界传言,Novell公司开始寻求收购,但是,有收购意向的Elliott Management仅仅出价10亿美元,这预示着Novell公司的收购谣传变为现实问题了。过去几年间Novell进行了从收购到战略改变等多种尝试,但这些尝试大多失败了。因此我们认为Novell的市价要比各种指标和评论所显示的还要低。
2010年11月23日,Novell接受Attachmate公司以22亿美元的收购要求。
- 相关阅读:
- ·Linux 操作系统 1991-2013发展编年表
//cio.zol.com.cn/459/4591044.html - ·EMM与企业BYOD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cio.zol.com.cn/446/4467603.html - ·企业商用软件的六大趋势左右2014年IT发展
//cio.zol.com.cn/433/4339092.html - ·移动信息化从MDM到EMM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cio.zol.com.cn/433/4332706.html - ·当BYOD遭遇IPv6 一段危险的旅程要如何走
//cio.zol.com.cn/431/4319468.html